2020年7月18日 星期六

饒恕的原動力(路加福音 17:5)

饒恕的原動力

5 使徒對主說:「請你加添我們的信心。」

路加福音 17:5 CCB

使徒:指跟隨耶穌最親近的十二位門徒,他們見證耶穌傳道的開始,並接續耶穌賦予的使命。


聽了耶穌關於饒恕的教導,使徒們好像覺得很難達到這個標準,所有求耶穌加添他們的信心,好實踐這番教導。


過往耶穌挑戰過使徒們,起先說過他們沒有信心,後來是提醒他們信心太小了*H⋯⋯直到這裡,使徒們倒是主動跟主求加添信心,看來他們隨著跟隨耶穌時間久了,變得更加謙卑,越發明白成長的關鍵常常就在於信心


耶穌關於饒恕的教導不限於這裡,延伸了解祂的這些教導*I,就會發現:即使沒有收到冒犯人的道歉,跟隨耶穌的人也能找到饒恕的力量,而不心懷怨毒。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呢?


使徒保羅承接耶穌的教導,他透露出秘訣,他這麼說到:

13 倘若彼此之間有怨言,總要互相寬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你們,你們也要照樣饒恕他人。

歌羅西書 3:13 CCB

饒恕,是因為對方願意後悔嗎?不是的。基督徒饒恕,是因為上帝透過主耶穌,已經先饒恕他們了!這讓他們生發感激並有動力再去饒恕別人而且無關乎冒犯的人悔改與否!


體會上帝對自己的饒恕越多,就越有力量饒恕別人,不再耿耿於懷別人的錯,這正是饒恕的原動力


談到這裡,會讓我想起這兩張圖*J


♥️代表「愛」

💛代表「饒恕」

上帝的愛與饒恕,是人與人之間愛與饒恕的原動力! 


當人遵行耶穌的這份教導時,就懂得放手、不再緊緊抱著「受害者心態」,過去每每想到就憤恨不平的心因此變得平靜,別人的錯誤不再繼續糾纏內心,自己終於得到自由。

所以,前面那張饒恕的圖能再進階成這樣,不論犯錯的人悔改與否,受害者都能選擇饒恕人。


上帝喜悅的人際關係 進階版 

從犯罪害人走向得到饒恕

#



註釋

*H 過往耶穌挑戰使徒們先是沒有信心,後來是提醒他們信心太小了,參見(路加福音 9:41)、(路加福音 12:28)。

41 耶穌回答說:「唉!這又不信又敗壞的世代啊!我要跟你們在一起容忍你們多久呢?把你的兒子帶來吧。」

路加福音 9:41 CCB


28 「野地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要被丟在爐中,上帝還這樣裝扮它們,何況你們呢?你們的信心太小了!

路加福音 12:28 CCB


*I 耶穌教人要彼此饒恕,相關的教導參見(太18:23-35)王與欠債奴僕的比喻、(馬可福音 11:25-26)、(以弗所書 4:31-32)與(歌羅西書 3:13)。 

25 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了你們,就要饒恕他。這樣,你們天上的父也會饒恕你們的過犯。26 你們如果不饒恕別人,你們天上的父也不會饒恕你們的過犯。 」

馬可福音 11:25-26 CCB

31 要從你們當中除掉一切的苦毒、惱恨、怒氣、爭吵、毀謗和邪惡。32 總要以恩慈、憐憫的心彼此相待,要互相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以弗所書 4:31-32 CCB


*J 這兩張愛與饒恕的圖,出自於幸福聖經「新聞讓你快抓狂,該怎麼辦才好呢?」(路加福音 6:37-45)一文。

#



👍支持我 

  • 如果您喜歡,歡迎分享到 Facebook 臉書喔! 
  • FB臉書「鋼鐵人醫生 行走的癱子」粉絲團 按讚👍追蹤,就能收到 New 最新 發文與動向~ 
  • 如果您還想給我們更多鼓勵,您可以這麼做


【請點廣告 支持我】


🚪延伸閱讀任意門

一天花30分鐘,創造你的幸福!
您今日閱讀的這篇文章《鋼鐵人醫生的幸福聖經》的【幸福快遞】專欄,如果您有興趣:
PS.(如果你想要得到耶穌的幫助,又恰好是一個人閱讀這篇文章,建議你可以嘗試跟你最近、最可信任的基督徒聯繫,開始嘗試參加看看教會的講道,主動認識教會的傳道人、牧師,透過基督徒們的協助開始建立你自己與耶穌的關係;我也鼓勵你同時繼續閱讀 【幸福聖經主題館】裡,關於【罪、恩典與悔改】主題的文章,相信那也會對你有所幫助。



鋼鐵人醫生簡介 

許超彥醫師 

Chao-yen Hsu, Joshua Xu, Chao-yan Xu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兼任醫師、脊髓損傷基金會首任執行長。

2009年發生滑雪意外,成為下半身癱瘓的脊髓損傷患者,透過撰寫《行走的癱子》部落格,紀錄生命的痛苦與基督信仰帶來的成長歷程。

現任台北蘭心診所精神科醫師台灣脊髓損傷基金會董事,並透過寫作與演說,鼓舞人走過生命幽谷,看見自己的真價值。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鋼鐵人醫生 行走的癱子許超彥製作
尊重智慧財產 歡迎分享
(分享內容後,請明顯註明作者、出處部落格名、並附上分享內容的本站網頁連結)

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鋼鐵人醫生的收穫:饒恕的原動力(路加福音 17:1-10)

鋼鐵人醫生的收穫

關於饒恕的主題,我有豐富的經驗,它們常常源自生活裡非常困擾的關係,是因為有上帝在我生命裡插手,引導我學習和體會,才能順利從困擾中找到出路,走出這些幽暗深淵。我來一一分享:

饒恕的原動力

饒恕總是與傷害併行,只要發生過傷害,就需要饒恕出場,才能叫斷垣殘壁重現生機。


1995年我大學時代追女生,被對方曖昧地冷處理,當時我沒收到對方拒絕的答案,反而感覺被傷害,無法控制地陷入報復對方的黑暗深淵,久久無法撲滅內心怒火,與對方冷戰一年。


然而我不只有被傷害的經驗,也傷害過別人,而且還是親近的家人⋯⋯高中時,我一次嚴重地暴力重傷我妹,事後我常常活在恐懼裡,深怕被她報復*A。


這兩個經驗我印象深刻,都與饒恕與被饒恕相關。事發當時,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更沒有饒恕人的智慧與祈求饒恕的勇氣。

31 要從你們當中除掉一切的苦毒、惱恨、怒氣、爭吵、毀謗和邪惡。32 總要以恩慈、憐憫的心彼此相待,要互相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以弗所書 4:31-32 CCB

現在回想起來,我能從那兩場黑暗中走入光明,實在都是因為認識耶穌,才得到饒恕的智慧與勇氣。


懂得饒恕,才有自由
Image by Lars_Nissen from Pixabay
 


根據耶穌的教導,我體會到要生發饒恕並不難,只要在兩方面多體會,認識地越深刻,就越有動力饒恕別人:


1. 首先,正視自己曾經造成的傷害,對人對上帝造成哪些傷害⋯⋯看清楚自己的模樣!自己到底哪點值得被愛?


2. 其次,理解上帝怎麼饒恕我呢?耶穌又如何愛我?祂愛我有多深呢?


越理解為我過去的傷害,耶穌所做的犧牲,感受這份跨越時空的愛越深,心就會越柔軟,越能生發同理心,能理解別人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後,需要被饒恕。 


因為饒恕是上帝喜悅的,當人決定用饒恕取代報復,彷彿上帝也差派天使幫助,幫助這人有出人意外的美好結局。 


祝福您也能和我一樣,學會饒恕,因此能遠離憎恨的深淵。越信靠上帝,就越有力量饒恕!

# 


饒恕使我自由——不怕認錯

13 倘若彼此之間有怨言,總要互相寬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你們,你們也要照樣饒恕他人。 

歌羅西書 3:13 CCB

感謝天父,派了愛子耶穌來為人我的罪釘死在十架上,讓我得以悔改,活出新生。


感謝天父,讓我體會到:饒恕人的,更相信自己也能被饒恕。因為我願意原諒別人,也相信自己能被天父饒恕,如果犯錯,就更敢於尋求別人的原諒


我尋求別人饒恕的機會很多,這次分享發生在我診間的小插曲,有次我拖著虛弱的身體看診,精神不濟,我誤以為某某病患還沒到,就跳了下一號,這讓那位病患非常生氣,還認為我歧視她所以這麼做!一發現這個錯誤,我趕忙認錯尋求病人的原諒,也很快就得到對方的原諒,診間內僵掉的氣氛不一會兒就煙消雲散。


當然這小插曲真的很小,然而做醫師要完全不犯錯也真不簡單,最近我剛換到蘭心診所服務,雖然很小心了,還是發生開錯藥物的烏龍事件,這種專業上做錯事,就更需要勇氣認錯,尋求饒恕。


好在我及時發現,馬上打電話聯繫病患,認錯道歉並及時重新開立處方,順利得到病患的諒解。當然認錯得到的這些原諒,是幫助自己更加小心謹慎,而不是養成犯錯也沒關係的隨便。

#


饒恕使我自由——不受憎恨束縛 

2019年我們夫妻經歷個試探,也跟饒恕的功課息息相關。


當時我們剛認識一位熱心公益的朋友,他是位前天主教徒。這麼說是因為他跟我介紹自己的信仰後,竟然在幾個月後私下向Susan表白喜歡她,希望她接受他的追求,我很驚訝他在一般人眼中有高成就,身為有婦之夫和大孩子的爸了,還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印證了人失去信仰,就失去抵抗情慾試探的力量。


那時我恰好讀到耶穌這裡的教導,很快就明白上帝要我學習的功課,上帝要我先原諒他,安靜自己並採取行動,我寫封長信勸誡他,這些步驟發揮效果,過程中我不愠不火,對方就知道自己行動不妥,我的勸誡得到他的道歉與承諾,他不再聯繫、騷擾Susan,這事件順利落幕。 


經歷那次事件,我更體會饒恕別人的動力,真不來自於別人先認錯、悔改,而是因為主饒恕我;因此,不論別人採取多麼不理性的行動,我還是能有顆平安的心,不受憎恨束縛,真正活得自由。

#


剛強的學柔軟 卑微的也有價值

2誰使一個卑微的弟兄失足犯罪,他的下場比把大磨石拴在他脖子上扔到海裡還要慘。 3你們要小心謹慎!你的弟兄若犯了罪,要責備他。他若悔改,要饒恕他。

路加福音 17:2-3 CCB

耶穌教導不要使一個卑微的人失足犯罪,下一句馬上接著的是指正犯罪的人與原諒悔改的人,可見這是祂想要門徒學習的功課。


上帝不喜悅人眼睜睜地看著弟兄犯罪,也不喜悅人因為不被原諒,意志消沈再度犯罪;卑微的人或許能力不是頂強,還特別需要扶助,但是上帝透過他們的存在,使比較剛強的人學習柔軟,這正是卑微的人的價值,剛強照顧卑微,是祂美好的旨意。


耶穌期待跟隨祂的門徒彼此看顧,仔細教導門徒保守彼此遠離罪、或從罪中迴轉,這跟主流文化只看重個人的能力表現,推崇英雄並不一樣。


這門功課對我並不容易,考驗我敢於尋求幫助,也考驗我的愛心與耐心;既然我並不熟練,我就常常求上帝幫助我,嘗試投入關係活出祂喜悅的互動。 


我跟家人、弟兄和朋友有什麼交流,我就寫下來,過一段時間就回顧一下,原本不熟練的,經過累積,也會小有成果。 

#



備註

*A 這段過去的傷痛,我寫在《超人不會飛——鋼鐵人醫生的逆襲》一書裡,同時寫上怎麼能翻轉和我妹的關係,重新與她和好,是這書其中之一精彩的橋段;如果您也發生過跟親近的人起嚴重的衝突,不知如何是好,鼓勵您找書來看看,天父如何更新我們的兄妹關係。 
#

👍支持我 

  • 如果您喜歡,歡迎分享到 Facebook 臉書喔! 
  • FB臉書「鋼鐵人醫生 行走的癱子」粉絲團 按讚👍追蹤,就能收到 New 最新 發文與動向~ 
  • 如果您還想給我們更多鼓勵,您可以這麼做

【請點廣告 支持我】
【請點廣告 支持我】


🚪延伸閱讀任意門

一天花30分鐘,創造你的幸福!
您今日閱讀的這篇文章《鋼鐵人醫生的幸福聖經》的【幸福快遞】專欄,如果您有興趣:
PS.(如果你想要得到耶穌的幫助,又恰好是一個人閱讀這篇文章,建議你可以嘗試跟你最近、最可信任的基督徒聯繫,開始嘗試參加看看教會的講道,主動認識教會的傳道人、牧師,透過基督徒們的協助開始建立你自己與耶穌的關係;我也鼓勵你同時繼續閱讀 【幸福聖經主題館】裡,關於【罪、恩典與悔改】主題的文章,相信那也會對你有所幫助。



鋼鐵人醫生簡介 

許超彥醫師 

Chao-yen Hsu, Joshua Xu, Chao-yan Xu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兼任醫師、脊髓損傷基金會首任執行長。

2009年發生滑雪意外,成為下半身癱瘓的脊髓損傷患者,透過撰寫《行走的癱子》部落格,紀錄生命的痛苦與基督信仰帶來的成長歷程。

現任台北蘭心診所精神科醫師台灣脊髓損傷基金會董事,並透過寫作與演說,鼓舞人走過生命幽谷,看見自己的真價值。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鋼鐵人醫生 行走的癱子許超彥製作
尊重智慧財產 歡迎分享
(分享內容後,請明顯註明作者、出處部落格名、並附上分享內容的本站網頁連結)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引誘人犯罪的,可慘了(路加福音 17:1-4)

引誘人犯罪的,可慘了

1耶穌教導門徒說:「引人犯罪的事是免不了的,但引人犯罪的人有禍了。 2誰使一個卑微的弟兄失足犯罪,他的下場比把大磨石拴在他脖子上扔到海裡還要慘。 3你們要小心謹慎!

路加福音 17:1-3a CCB

引人犯罪的人,這裡指的可能是猶太宗教領袖、法利賽人們,前面才剛提到他們貪愛錢財和扭曲地解釋律法*A,就在猶太民眾中帶起這樣的風氣,使平民失足跌倒。


「引」人犯罪,意思是「引誘」人犯罪——誘惑別人犯罪;中文和合本聖經翻譯成「絆倒」,使人跌倒的意思。


耶穌直指引誘別人犯罪的誘惑,在生活中是少不了的,但可「不」表示這種常常發生的事,就是對的!或是上帝喜悅的事。


引人犯罪到底有多嚴重呢?


耶穌形容比起用大磨石把他拖進海裡還慘!大磨石是用來磨穀物的厚重石頭,在最後的審判時,上帝也曾說過要這麼懲罰巴比倫大城*B——世俗、道德敗壞、拜偶像、誘惑人、敵對基督、壓迫基督徒的政治、經濟、宗教體系。


所以引誘人犯罪的人可慘了!因為在上帝看來,寧可他被沈進深海裏,還不願意他引誘卑微的弟兄犯罪。


再怎麼自由,也不要引誘人犯罪!
Image by Photo Mix from Pixabay 


卑微的弟兄,可以指剛信主的人,也可以指不重要的人,好比耶穌的前一個比喻中,在財主眼中的乞丐拉撒路*C。


耶穌這句教導提醒人:對即使卑微的人,仍要抱持一顆柔軟的心,溫柔耐心地善待他人;連卑微的弟兄都應該看重,意思是對所有跟隨主的人,不論他們年紀是長是幼都需要如此溫柔對待。


耶穌要每個人謹慎自己,不要引誘別人犯罪!


繼續,耶穌講到那已經犯罪的,該怎麼辦?沒救了嗎?



犯罪⋯⋯還有救喔!

3你們要小心謹慎!你的弟兄若犯了罪,要責備他。他若悔改,要饒恕他。 4就算他一天得罪你七次,每次都對你說,『我悔改』,你都要饒恕他。」

路加福音 17:3-4 CCB

這邊的弟兄泛指所有的門徒,不單是對弟兄,對待姊妹也當是如此*D。


摩西律法已經教導猶太人要當面指正犯罪的人*E,耶穌則進一步教導門徒們要饒恕悔改的人;關於勸告犯罪的人,祂還有更細緻的教導*F,不在這裡陳述。


現實生活裡沒有人不犯罪*G,回到耶穌這裡的教導,那已經犯罪了的,該怎麼辦呢?

有一次彼得就問耶穌這個難題:

21 彼得 上前問耶穌:「主啊,如果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該饒恕他多少次呢?七次夠了吧?」

22 耶穌回答說:「我告訴你,不是七次,是七十個七次。」

馬太福音 18:21-22 CCB

饒恕七十個七次,總共是要原諒幾次呢?490次嗎?


不論是7次,還是總共70個7次,都是誇飾法,並「不是」代表再多一次的話——如第8次或第491次,就不用饒恕了——耶穌真確的意思是「總要」饒恕人(原諒人)!


總要饒恕人,很難嗎?
從孩子學習吧! 
Photo credit: donnierayjones / Foter / CC BY


主原本是在說:你們要小心,怎麼不引誘別人犯罪?怎麼就在這裡談到「饒恕」呢?


看來,被人虧負是令人同情的處境,但是被人傷害後的反應「饒恕與否」,也可能是另一個引別人犯罪的導火線,是受害人要小心學習的功課。


原來,回應別人犯罪的態度,或面對別人造成的傷害的反應,都是關鍵。


面對其他基督徒犯罪,該有的反應是譴責;

面對譴責,該有的反應是悔改;

面對悔改,該有的反應是饒恕。


來看看一張圖來顯示會是什麼樣?


上帝喜悅的人際關係 基礎班 

能從犯罪害人走到得到饒恕


當這麼做,我們就化解犯罪帶來的負面結果。如果沒有這些合上帝心意的反應,那麼很可能就會進一步助長別人犯罪,要小心!


耶穌這裡教導,如果犯錯的人醒悟過來悔改認錯,就要饒恕他!這是肯定人悔改的努力,免得犯錯的人自暴自棄,乾脆擺著爛攤子。


然而根據耶穌的其他教導指引,即使沒有接到原諒,跟隨耶穌的人也能找到饒恕的力量,而不心懷怨毒。


關於原諒、饒恕與寬恕,耶穌的教導是總要互相寬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你們,你們也要照樣饒恕他人*H。


13 倘若彼此之間有怨言,總要互相寬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你們,你們也要照樣饒恕他人。

歌羅西書 3:13 CCB

耶穌強調是因為從上帝那裡得到的饒恕,讓人感激並有動力再去饒恕別人所以無關乎做錯犯錯的人悔改與否;因為體會上帝的饒恕就有力量饒恕別人,不再耿耿於懷別人的錯,這就不讓別人的錯進一步纏磨當事人,不會因此緊抱受害者心態。


所以,天父喜悅的人際關係圖會再進階,變成這樣: 


上帝喜悅的人際關係 進階版 

能從犯罪害人走到得到饒恕
 

#


備註

*A 前面引人犯罪的宗教領袖與法利賽人們,參見(路加福音16:14-18)。


*B 上帝將巴比倫大城如同大磨石扔進海中沈得無影無蹤,參見(啟示錄 18:21)。

「這時,有一位大力天使舉起一塊像大磨石的石頭扔進海裡,說: 「 巴比倫 大城也必這樣被用力扔下去, 消失得無影無蹤。」

啟示錄 18:21 CCB


*C 卑微的人呼應前一個比喻的拉撒路乞丐,參見(路加福音 16:19-21)。


*D 耶穌將跟隨遵行祂的人,都視為祂的家人,互稱弟兄姊妹,參見(路加福音 8:21)。

21 耶穌卻說:「聽見上帝的話語並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親、我的弟兄。」

路加福音 8:21 CCB


*E 摩西關於指正犯罪的教導,參見(利未記 19:17)。

17 對同胞不可心中懷恨。同胞有錯,要當面指正,免得自己因他而擔罪。

利未記 19:17 CCB


*F 耶穌細緻地教導關於勸告犯罪的人,參見(馬太福音 18:15-18)。

15「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你要找個機會跟他單獨在一起,指出他的錯處。如果他肯接受勸告,你就得了一位弟兄。 16如果他不聽勸告,你就帶一兩位弟兄去見他,讓兩三個人為談話作證。 17如果他仍然不聽,就應當告訴教會。如果他連教會也不聽,就把他看作異教徒或稅吏。 18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在地上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你們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馬太福音 18:15-18 CCB


*G 除了還不懂事的嬰孩,可說是人人都犯了罪,參見(羅馬書 3:23)。

23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上帝的榮耀,

羅馬書 3:23 CCB


*H 耶穌教導人要彼此饒恕,參見(太18:23-35)的比喻、(馬可福音 11:25-26)、(以弗所書 4:32)與(歌羅西書 3:13)。 

25 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了你們,就要饒恕他。這樣,你們天上的父也會饒恕你們的過犯。26 你們如果不饒恕別人,你們天上的父也不會饒恕你們的過犯。 」

馬可福音 11:25-26 CCB


👍支持我 

  • 如果您喜歡,歡迎分享到 Facebook 臉書喔! 
  • FB臉書「鋼鐵人醫生 行走的癱子」粉絲團 按讚👍追蹤,就能收到 New 最新 發文與動向~ 
  • 如果您還想給我們更多鼓勵,您可以這麼做


【請點廣告 支持我】

在台灣 用一杯咖啡☕️的錢
支持我繼續寫下去


🚪延伸閱讀任意門

一天花30分鐘,創造你的幸福!
您今日閱讀的這篇文章《鋼鐵人醫生的幸福聖經》的【幸福快遞】專欄,如果您有興趣:
PS.(如果你想要得到耶穌的幫助,又恰好是一個人閱讀這篇文章,建議你可以嘗試跟你最近、最可信任的基督徒聯繫,開始嘗試參加看看教會的講道,主動認識教會的傳道人、牧師,透過基督徒們的協助開始建立你自己與耶穌的關係;我也鼓勵你同時繼續閱讀 【幸福聖經主題館】裡,關於【罪、恩典與悔改】主題的文章,相信那也會對你有所幫助。



鋼鐵人醫生簡介 

許超彥醫師 

Chao-yen Hsu, Joshua Xu, Chao-yan Xu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兼任醫師、脊髓損傷基金會首任執行長。

2009年發生滑雪意外,成為下半身癱瘓的脊髓損傷患者,透過撰寫《行走的癱子》部落格,紀錄生命的痛苦與基督信仰帶來的成長歷程。

現任台北蘭心診所精神科醫師台灣脊髓損傷基金會董事,並透過寫作與演說,鼓舞人走過生命幽谷,看見自己的真價值。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鋼鐵人醫生 行走的癱子許超彥製作
尊重智慧財產 歡迎分享

(分享內容後,請明顯註明作者、出處部落格名、並附上分享內容的本站網頁連結) 

2020年6月26日 星期五

「你怎麼看待自己的死亡呢?」(路加福音 16:19-31) 《鋼鐵人醫生的幸福聖經》

在醫院裡,我見過不少臨終的病人,面對死亡的威脅,充滿害怕,很少人能夠坦然面對,再怎麼樣,也有一絲遺憾,一股懊悔,還有更多的無力。


再強壯的人,再有什麼豐功偉業,在死亡面前,人都顯得渺小,終究要低頭臣服。


死後會是什麼樣的世界?你怎麼看待自己的死亡呢?


死亡教人珍惜活著的當下
Photo credit: Alyssa L. Miller via VisualHunt / CC BY

「你怎麼看待自己的死亡呢?

閱讀:路加福音 16:19-31 CCB

上回耶穌不怕法利賽人嗤笑,警戒他們不要貪愛錢財,並提醒他們回歸摩西律法的教導。接著祂講了這個生動的比喻。


人生大逆轉

19耶穌又說:「有個財主天天衣著華麗,生活奢侈。 20又有一個名叫拉撒路的乞丐身上長滿了膿瘡,被人放在財主家門口。 21他渴望吃到財主桌上掉下來的食物殘渣,卻只有狗來舔他的瘡。

路加福音 16:19-21 CCB

財主天天「衣著華麗」,有的聖經版本翻譯出當時社會流行的奢華衣服——紫色細麻布衣服,就像時下流行的Armani、Gucci。


卑微的乞丐拉撒路,渾身是病,只想要吃點財主桌上的食物殘渣,好填飽肚子。


「記得過往耶穌在比喻中不曾給人物取名字過,既然如此,這乞丐的名字有什麼特別的含意嗎?」


拉撒路是希伯來名字以利亞撒(Eleazar)的希臘譯名,蘊含「上帝必定幫助」的意思,這名字為整個比喻事先埋下伏筆——乞丐雖然生活卑賤、生不如死,但是上帝必定幫助!


拉撒路乞丐在富翁門前乞討
拉撒路乞丐在財主家門前乞討
Photo credit: 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via VisualHunt.com / No known copyright restrictions


附帶一提,這比喻裡的拉撒路,並不是現實生活裡被耶穌拯救,從死裡復活的那位拉撒路*A。



22「後來,乞丐死了,天使帶他到亞伯拉罕身邊。財主也死了,被人埋葬了。 23他在陰間受折磨,抬頭遠遠地看見亞伯拉罕和他身邊的拉撒路

路加福音 16:22-23 CCB

故事快轉⋯⋯後來他們兩位都死了,拉撒路早一點,財主晚一些,當然可以想見財主的離開絕對比拉撒路風光多了,他很可能有豪華的葬禮,將他的遺體埋葬了。


他們兩個人生前處在不同的境遇,死後也到了不同的地方。


拉撒路死後和亞伯拉罕在一起,亞伯拉罕是以色列人共同的祖先,是上帝所揀選的義人;跟亞伯拉罕在一起,意思就是將會與上帝在一起的,這可是最大的光榮!


財主則到了陰間,意思是「死人之地」(英文Hades),在那裡人要承受自己生前行為的後果、永遠的刑罰*B。


耶穌的這個比喻至此,先回應路加福音本章的前半段(路加福音 16:1-18),貪愛錢財的法利賽人對耶穌嗤之以鼻的態度,再度提醒人應當施行公義、愛好憐憫*C,運用財富接濟貧窮。


此外,巨大的財富或許讓人羨慕一時,卻一點也不能成為進入上帝國度的保證金,錯誤的倚靠財富,結局還會後悔莫及!

拉撒路與財主死後人生大逆轉
Photo credit: 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via VisualHunt / No known copyright restrictions


他們兩位生前與死後都發生「人生大逆轉」,呼應路加福音一開始的記載,耶穌的媽媽瑪麗亞對上帝的頌歌:

46 瑪麗亞 說: 「我的心尊主為大⋯⋯
49 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奇事, 
祂的名是神聖的⋯⋯
52祂使當權者失勢, 
叫謙卑的人升高。
53 祂使饑餓的得飽足, 
叫富足的空手而去。

路加福音 1:46, 49, 52-53 CCB

同樣是大逆轉,是逆轉勝、還是逆轉敗?就掌握在每個人生前「自己的手中」


:: 想一想,改變帶來力量

  • Q:你身旁有出現需要你幫忙的人嗎?

好比同學、同事、家人、朋友,也許能力不佳,家境困苦,或者遭遇急難等原因,需要你的幫忙。

  • Q:你會怎麼反應呢?

我會設身處地地想,如果我在他的處境,他會不會希望有人幫忙,如果是,我就會主動詢問他需要什麼幫助。 


  • Q:有錢就是罪過嗎?

當然不是。在這個故事裡,財主沒做好的地方是對乞丐拉撒路視而不見,沒有想到照顧生活非常艱苦的拉撒路

  • Q:你可以怎麼做好施行公義、愛好憐憫呢?

8 世人啊, 

耶和華已經指示你們何為良善。 

祂向你們所要的是什麼呢? 

是要你們行公義,好憐憫, 

謙卑地與你們的上帝同行。

彌迦書 6:8 CCB

行公義、好憐憫出自於先知彌迦的教導,是上帝喜悅人做的事。 


社會各種弱勢族群多,如果能參與NGO非營利組織做志工,就有機會親自幫助這些邊緣人。即使在我癱瘓後,只要體力比較好的時候,我就會和教會的朋友們,一起探訪安養中心的長者,醫院裡生病的大朋友、小朋友,以及關愛之家的愛滋病住民。


當我發現演講能鼓勵人時,我在演講後,就量力而為鼓勵障礙人、傷心人。 


人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NGO常常有經費的需要,我們夫妻也量力而為,透過定期與不定期捐款,給予不同的NGO單位支持。



  • Q:像這個拉撒路,你正在承受什麼痛苦嗎?

如:疼痛、重病、失去基本健康的功能、無法工作、經濟非常拮据、親友都不幫忙的處境等等痛苦。

  • Q:拉撒路的人生死後發生大逆轉,給你什麼樣的安慰呢?

人生的苦難,雖然又苦又難,讓人幾乎絕望,好在跟永生比較起來,80年也不過是一眨眼!


如果有公義的上帝,預備這奇妙可畏的大逆轉,讓公義慈愛得到伸張,那麼生前忍受的苦,反而更容易忍耐,等候有限的時間,那公義的審判終究會來到!

  • Q:你死後希望跟誰在一起呢?

我希望能跟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在一起,如果能見到過去不認識,卻同樣是心好、蒙上帝稱義的人,那就太棒了。 


【請點廣告 支持我】

地獄火 

(財主)

24就喊著說,『我的先祖亞伯拉罕啊!求你可憐我,派拉撒路用指尖蘸點水來潤潤我的舌頭吧!我在這火中實在痛苦不堪。』

25「亞伯拉罕說,『孩子啊!你要想想,你生前享福,而拉撒路受苦;如今他在這裡得到安慰,而你受折磨。 26況且,在你我中間隔著一道深淵,這邊的人不能到你那邊去,你那邊的人也不能到這裡來。』

路加福音 16:24-26 CCB

原來財主在陰間就覺得好像身在火焰中,真希望拉撒路能夠沾點水,給他潤喉。耶穌這裡的描述,會讓人想起過去舊約先知以賽亞的預言:

24 他們必出去觀看那些背叛我之人的屍體, 因為咬他們的蟲永遠不死, 燒他們的火永遠不滅, 世人都必厭惡他們。

以賽亞書 66:24 CCB

財主在那裡飽受折磨,忍不住向亞伯拉罕開口請求。


耶穌比喻說到這,叫現場聽的人再度想起施洗約翰曾經對以色列人的警告,「不要心裡說,『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就以為已經豁免將來的審判*D。


不滅的火常常是人對地獄的第一印象
License: CC0 1.0 Universal (CC0 1.0) Public Domain Dedication


耶穌沒有著墨說明為什麼會有死後有大翻轉,但是很明顯:拉撒路生前痛苦,後來跟亞伯拉罕在一起,得到安慰;財主生前要什麼有什麼,過得很舒服愜意,死後卻要承受痛苦。看來上帝的公義彰顯在祂巧妙的安排中。  


而且他們兩個人死後,就已經在不同的世界,中間有深淵將他們隔開,也許身處不同的時空,雖然彼此看得到、還可以對話,卻沒有辦法穿越。



27「財主說,『我的先祖啊,那麼求你派拉撒路去我父親家裡, 28因為我有五個弟兄。讓拉撒路去警告他們,以免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

29「但是亞伯拉罕卻說,『他們可以聽從摩西和眾先知的話呀!

路加福音 16:27-29 CCB

耶穌在比喻的前半段聚焦在死後的翻轉原則,後半段則聚焦在提醒人及時悔改。


財主這時候想到他五個還沒死的兄弟,想要警告他們,早點悔改,免得像他一樣後悔莫及。


亞伯拉罕的回覆很直白,說出實情:「他們可以聽從摩西和眾先知的話呀!」


他說「摩西和眾先知的話」,代表摩西五經和先知書,也就代表舊約聖經。


亞伯拉罕意思是,舊約聖經就是上帝給每位猶太人的生活指南,已經足夠了呀!


雖然猶太人已經有上帝的話,但是許多人無法、或者不願意了解或順服上帝的教導。耶穌在比喻中(16:19-21)描繪這位財主的行徑,就是沒有照著舊約聖經教導,照顧身旁有需要的窮人*E。


再者摩西和先知們的教導都指向將來的救世主,當耶穌用神蹟和教導證明自己就是萬眾矚目的那位時,猶太人就該聽從祂的教導*F——正如過去摩西囑咐他們的一樣*G!


在他們眼前的耶穌,正是教導人當悔改、歸向上帝!


而且亞伯拉罕提到「摩西和眾先知的話」時,用了一個關鍵的動詞——聽從!不只是聽過,就是聽懂也還不夠,是要做到「『聽』懂而且願意遵『從』」!


「聽從」就相當於過往提過信心方程式裡的「信從」,它正是信心展現出來的行動!


信心方程式

亞伯拉罕的回答沒叫財主死心,他繼續辯解⋯⋯



30「財主回答說,『我的先祖亞伯拉罕啊!他們不會聽的。但如果有一個死而復活的人去警告他們,他們肯定會悔改!

31「亞伯拉罕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摩西和眾先知的話,即使一個人從死裡復活,他們也不會信服。』」

路加福音 16:30-31 CCB

財主心想,「慘了!我兄弟從來就不把聖經的教導放在心上!」不死心,倒是如果有人從死裡復活來警告他們,應該會叫他五個兄弟很震驚,因此悔改!


亞伯拉罕聽了,卻明明白白地告訴財主,如果過去不願意聽從摩西和先知們的話語,也別奢望他們會聽死裡復活的人說的話。


「有人從死裡復活」是這個故事讓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中雖然財主沒有如願以償,但是耶穌說這個比喻像是做個鋪陳。


現實生活裡,祂在不久之後就行神蹟,叫朋友拉撒路從死亡裡復活!*H而且還不僅如此⋯⋯再過三週左右,耶穌竟然親自也從死裡復活*I。


所以耶穌透過這個比喻,提醒聽眾猶太人:一直以來他們期待先知以利亞再來,死而復活,帶來新的希望!


諷刺的是,因為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即使上帝透過救世主耶穌親自顯現,被他們釘死,並從死裡復活,律法教師與法利賽人卻沒辦法認出祂的身分,反而想盡辦法拒絕祂的神蹟與祂的話語*J。


真是可惜啊,與救世主擦肩而過!失之交臂!如果人就是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看法,拒絕認識上帝,不在乎上帝的話,終究無法悔改自己的罪,死後也「如他所願」,上帝也不會逼他與自己同在天堂。 


:: 想一想,改變帶來力量

  • Q:耶穌的比喻點出人死後有靈魂,還有公義的審判,這給你哪些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現在呢?

死後有靈魂,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人靈性的直覺多足夠相信有靈魂的存在。


不信有上帝的人,解釋這世界純粹是宇宙大爆炸,以原子隨機碰撞的方式,撞出現今的世界,否定上帝的存在;然而,「隨機碰撞」能撞出這麼浩瀚無垠的宇宙,無比巧妙的萬物,又唯一有靈性的人類,機率實在是太小太小了。


要不是有位創造主上帝,按著祂的計畫成就,就像是按著設計師的藍圖,一步一步蓋起一棟房屋,實在難以解釋這世界的奧妙!


背後的建築師是誰?

左圖 Image by Vinoth Thiruppathy from Pixabay  

右圖 Image by WikiImages from Pixabay 


既然有這位創造主,祂還安排最後公義的審判!那真是在這不完美、不公義的世界,補上欠缺的一塊關鍵拼圖,叫受苦的人類、萬物與環境都能有「公義終得伸張」的盼望!*K


活在上帝創造的世界,人按著上帝的教導,省察自己的言行與人生,就變得是明智而且良善的回應。 


  • Q:你可以怎麼樣重新安排時間、金錢與體力,照著上帝的旨意,為照顧與服務身旁的人而努力呢?

上帝既然喜悅人彼此照顧,特別是照顧窮苦缺乏的人,照著祂的旨意安排時間、金錢與體力,才會得到祂的稱許。人如果生前不理會祂,實在沒有理由,祂需要關照這人的生後!


即使我們擁有的錢不多、時間不多,還是能夠轉帳支持NGO慈善機構,讓機構擁有資源照顧弱勢族群,一年找出幾個週末,特別去參加NGO的活動,創造關懷陪伴弱勢朋友的體驗。


Susan和我就是用每個月300~ 500$做一個單位,將負擔得起的幾個單位捐給不同的NGO,下面的鋼鐵人醫生的收穫裡,我會列出我們推薦的NGO清單,或許您有興趣參考,能與我們一起用行動支持他們照顧窮人。 


我們也各自以擅長的方式,參與NGO照顧弱勢的活動,好比Susan用歌聲與音樂鼓舞住院的病患、關愛之家的住民,我則以參加脊髓損傷基金會的董監事會議,貢獻規劃服務給脊髓損傷朋友。


除了上面兩種方式,我們還有別的方式能夠照顧窮人,參考「你容易擔心嗎?」(路加福音12:22-34)一文裡頭的QA問答,那裡我提出一些照顧窮人、不花大錢的好主意。 



結語

你怎麼看待自己的死亡呢?


人對死後的世界有正確的了解,才有機會用健康的態度面對死亡。


耶穌用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傳達上帝是這世界一切的主宰,祂創造人不單有活著的世界,也有死後的世界,並將按著人活著的一切言行,有客觀公正的審判,祂的公義終將被彰顯。


因為有這生前死後的大逆轉,肉體的痛苦不會無休無止,今生的舒服愜意也不會是永遠。


因此今生的財富,更應該適當地運用照顧窮苦人,才合上帝的心意。


在當時,猶太人已經有摩西律法當作生活的指引,沒有藉口開脫自己的不悔改。相較之下,何況21世紀的華人已經知道耶穌死而復活的神蹟,和加上千百年來上帝拯救人的恩典故事,一上網都唾手可得的知識,更提醒當代華人積極地認識創造主耶和華! 


畢竟聰明人就會盤算:希望自己死後迎接的是錯愕懊悔,還是驚喜萬分呢?

#


【請點廣告 支持我】

鋼鐵人醫生的收穫

人生大逆轉

25 「 亞伯拉罕 說,『孩子啊!你要想想,你生前享福,而 拉撒路 受苦;如今他在這裡得到安慰,而你受折磨。

路加福音 16:25 CCB

人出生背景、一生的際遇不一定公平,上帝對人身後做出「大逆轉」的安排,卻是很好的平衡與補償。


這讓我思考是不是還需要汲汲營營追求更多的財富、更舒適的生活、更大的權勢、更高的職務、更完美的外表⋯⋯這一切追求是還沒信上帝的人投入的追求,身為門徒的我要謹慎,不要帶著這些想法進入教會而不自知。


人生大逆轉的觀點
大大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Image by Cock-Robin from Pixabay
 


生前的卑微反而是身後高昇的入場券,如此看來,卑微在上帝、和跟隨耶穌的人眼中不再是一文不值!


如果剛好身在卑微中,應該好好體驗,探索卑微有什麼上帝美好的用意,而不是急於逃離躲避。

#



追求永生的信心

23 他在陰間受折磨,抬頭遠遠地看見 亞伯拉罕 和他身邊的 拉撒路 ,

路加福音 16:23 CCB

如果在地獄還看得到天堂的人,天堂的人也看得到地獄,那麼天堂與地獄的反差可就更大了。


如果活著的時候,我們看得見富人的生活會想追求,又何況死後的永生,難道看了這更大的反差不會想要追求嗎?


知道有天堂與地獄的反差,對我堅持今生跟隨耶穌也有幫助,死後去哪裡的差別,就在於今生的決定!


多少人在還看不見的時候,就能憑著信心喊話,決定要賺到百萬,要買下名車與豪宅呢?


既然人對賺大錢能靠如此的信心,看來追求永生的信心對許多人來說,應該也不是那麼陌生或者困難——畢竟多數人明白:每個美好的未來都是來自當下正確的決定!

#



認識上帝困難嗎?

29「但是 亞伯拉罕 卻說,『他們可以聽從 摩西 和眾先知的話呀!』

路加福音 16:29 CCB

認識上帝困難嗎?有哪些材料能幫助人認識上帝呢? 


即使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人心剛硬,上帝透過許多先知們傳遞訊息,他們一開始不大願意配合,經歷過高低起伏,可惜最後充耳不聞,落得亡國的下場。


雖然好像多數時候掌權者沒把上帝當一回事,但就算是最糟的年代,總有一群人忠心地跟隨上帝。 


當耶穌再來,祂不用命令的方式,而是用言語和行動吸引人,要人甘心樂意、自己做選擇、決定跟隨祂!


只要是心好的明眼人,不論是上面兩種中的哪一種方式教導,應該都分辨得出怎麼做才會討上帝喜悅。


從耶穌的時代到如今,又過了2,000年,這麼長的時間,古今中外上帝呼召的忠僕們,分享出不可勝數關於祂恩典的故事,在網際網路上這些記載成為豐富的資源,有力地見證著上帝的存在。 


現代人真是幸福,不論是從舊約或是新約,還是從過去2,000年的歷史挖掘,蒙主恩典呼召的人,只要願意,應該不難找到豐富的材料認識上帝,找到志同道合的基督徒一同前行! 

#



人心的真相

31「 亞伯拉罕 說,『如果他們不聽從 摩西 和眾先知的話,即使一個人從死裡復活,他們也不會信服。』」

路加福音 16:31 CCB

耶穌藉著比喻裡亞伯拉罕的口,說出人心的真相,人傾向為自己找藉口開脫,財主會為自己和他的五個兄弟找藉口,要求個死人復活的神蹟好叫他們信服。


我犯錯時,也傾向於怪罪別人,卻看不見自己的責任;人習慣為自己找藉口,可是上帝看得很清楚,祂量得出人應該負起的責任。


順服祂的話語就是人的責任,摩西與先知們說得已經夠清楚,並不難遵守,就應該遵行。


請上帝幫助我能夠及時覺察,賜給我力量為自己負起身為人的責任,遵行祂的話語。

#



照顧窮人 

53 祂使饑餓的得飽足, 叫富足的空手而去。

路加福音 1:53 CCB

提醒我不要倚靠今世的錢財,要多想到照顧窮人。


開車在台北的街頭穿梭,很容易就發現車窗外兜售玉蘭花的婦女、發傳單的年輕人,照顧建案立牌的中老年人,他們頂著大太陽,或在寒冷的日子辛苦工作⋯⋯


耶穌的比喻除了提醒我在人死後,上帝巧妙地安排,會伸張正義,實現公平,同時也教導我要學習祂的心,照顧窮人。 


11 你們居住的地方總會有窮人,所以我吩咐你們要慷慨地幫助貧窮或有需要的同胞。

申命記 15:11 CCB

我記得近年來上百萬委內瑞拉人,因為國家萎靡不振,國民不幸變成難民,被迫徒步前往別的國家,離開自己的家園,好尋找工作、生存的機會,遙遠的旅途充滿困難和危險。


哥倫比亞正是難民會過境的國家,好在哥國境內的教會與美國撒馬利亞人基金會(Good Samaritan )合作,許多人成為志工,沿途設下服務站,主動提供食物、飲水與醫療,細心照顧難民,我很感動他們做這麼美好的事,他們的行動展現出上帝的慈愛!



最近又到了我家安排付出給NGO的季節,感謝上帝幫助我和Susan,祝福我們有能力能夠給予。


我親自服務的力氣有限,就期許能慷慨地給予金錢支持,我們有的以每個月 300~ 500元為一個單位,每月定期定額支持NGO,有的是透過一些單筆捐款給臨時重大的需要,我們期待透過NGO照顧到我們自己照顧不到,各式各樣有需要的人。


這裡就列出我們推薦的NGO清單,提供給您參考:


基督信仰紮根

YouVersion Bible APP 讓人能免費閱讀聖經 

禱告時光 愛的影響力 讓人能每天收到LINE@一則禱告


家庭

彩虹愛家協會 協助大眾經營健康的家庭 

走出埃及 關懷LGBT及他們的家人 


婦女

婦女救援基金會 幫助家暴受害人與家暴目睹兒童

現代婦女基金會 幫助性侵、性騷擾受害人、以及家暴受害人    


兒童/青少年 

葛老師安親班 幫助台中市弱勢外配子女課後陪讀 

都市人基金會 向日葵少女復育家園 照顧性侵後被安置的少女


窮人 

1919 基督教救助協會 1919食物銀行 

伊甸基金會 緊急援助失能家庭 

基督教芥菜種會 芥助網 抗疫急難救助金 / 急難救助 

世界展望會 資助國內兒童 

世界展望會 搶救全球難民最脆弱兒童


障礙人與他們的家庭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幫助支持家有慢性病患的照顧者

脊髓損傷基金會 幫助脊髓損傷人生活重建

更生團契 幫助更生人、關懷更生人子女與受害者 


正向媒體 

Good TV 好消息頻道 人人都需要好消息

風向新聞 愛傳資訊 帶給人正向希望的新聞 


基督信仰的電子媒體 

基督教今日報 人心改變的新聞報導 與 信仰專欄 

基督教論壇報 國內外 教會與信仰 的新聞  


傳福音給海外華人 

遠東福音會 網路線上與廣播福音、栽培與訓練 

救恩之聲 網路線上與廣播福音、見證 與 信件函授  


我們財力有限,以上是我們推薦支持過的NGO,肯定不是優質NGO的完整清單;需要在各個角落,服務各個地方族群的NGO還等待我們發掘,請您也找出自己認同的NGO,花時間上網了解他們,採取行動支持他們,好照顧我們鞭長莫及,平時照顧不到的窮苦人。 

#



備註

*A 耶穌叫拉撒路死裡復活的記載,參見(約翰福音 11:33-44)。


*B 陰間指永久刑罰的處所,回顧在(路加福音 10:15)耶穌曾經在描述迦百農(人)時,有相同的用法;這呼應舊約先知以賽亞的預言,參見(以賽亞書 66:24)。


*C 耶穌的教導呼應舊約先知彌迦有名的教導,參見(彌迦書 6:8)。

8 世人啊, 

耶和華已經指示你們何為良善。 

祂向你們所要的是什麼呢? 

要你們行公義,好憐憫, 

謙卑地與你們的上帝同行。

彌迦書 6:8 CCB


*D 耶穌描述以色列人財主死後,在陰間痛苦地活著,讓聽眾想起施洗約翰的教導,參見(路加福音 3:8-9)。 

8你們要結出與悔改相稱的果子。不要心裡說,『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我告訴你們,上帝可以從這些石頭中興起亞伯拉罕的子孫。 9現在斧頭已經放在樹根上了,不結好果子的樹都要被砍下丟在火裡。」

路加福音 3:8-9 CCB


*E 照顧窮人的教導,參見(申命記 15:7-11)。

7「在進入你們的上帝耶和華將要賜給你們的土地後,如果你們居住的城中有貧窮的同胞,你們不可硬著心腸拒施援手。 8他們所需要的,你們要慷慨地借給他們。 9你們要謹慎,不可因為免除債務的第七年將近,就心懷惡念,對貧窮同胞冷眼相待,拒施援手。否則,他會求告耶和華,那時你們便有罪了。 10你們要慷慨給予,並且無怨無悔,因為耶和華必在你們所做的一切事上賜福給你們。 11你們居住的地方總會有窮人,所以我吩咐你們要慷慨地幫助貧窮或有需要的同胞。

申命記 15:7-11 CCB


*F 聽從耶穌的教導,呼應前面(路加福音 9:35)。

35 雲彩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兒子,是我揀選的,你們要聽從祂!

路加福音 9:35 CCB


*G 摩西囑咐以色列人遵從救世主的教導,參見(申命記 18:15)。

15 你們的上帝耶和華要在你們中間選立一位像我一樣的先知,你們要聽從他。

申命記 18:15 CCB

*H 拉撒路死而復活的事只記載約翰福音,是耶穌最後進耶路撒冷前兩週左右的大事,參見(約翰福音 11:17-45)。


*I 過去耶穌已經對十二使徒預言自己會死裡復活,使徒們當時不敢置信,也聽不懂耶穌的用意,參見(路加福音9:21-22)。


*J在耶穌死而復活以後,猶太宗教領袖還是拒絕相信福音,參見(使徒行傳 4:1-22)。


*K 關於上帝最後公義的審判,參見文章(路加福音12:1-12)「你猶豫要說到做到、言行一致嗎?」,那裡有詳細介紹。

#

【請點廣告 支持我】

👍支持我 

  • 如果您喜歡,歡迎分享到 Facebook 臉書喔! 
  • FB臉書「鋼鐵人醫生 行走的癱子」粉絲團 按讚👍追蹤,就能收到 New 最新 發文與動向~ 
  • 如果您還想給我們更多鼓勵,您可以這麼做


在台灣 用一杯咖啡☕️的錢
支持我繼續寫下去

延伸閱讀任意門

一天花30分鐘,創造你的幸福!

您今日閱讀的這篇文章是《鋼鐵人醫生的幸福聖經》的其中一篇,鼓勵您繼續:
PS.(如果你想要得到耶穌的幫助,又恰好是一個人閱讀這篇文章,建議你可以嘗試跟你最近、最可信任的基督徒聯繫,開始嘗試參加看看教會的講道,主動認識教會的傳道人、牧師,透過基督徒們的協助開始建立你自己與耶穌的關係;我也鼓勵你同時繼續閱讀 【幸福聖經主題館】裡,關於【罪、恩典與悔改】主題的文章,相信那也會對你有所幫助。



鋼鐵人醫生簡介 

許超彥醫師 Chao-yen Hsu, Joshua Xu, Chao-yan Xu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兼任醫師、脊髓損傷基金會首任執行長。

2009年發生滑雪意外,成為下半身癱瘓的脊髓損傷患者,透過撰寫《行走的癱子》部落格,紀錄生命的痛苦與基督信仰帶來的成長歷程。

現任台北蘭心診所精神科醫師台灣脊髓損傷基金會董事,並透過寫作與演說,鼓舞人走過生命幽谷,看見自己的真價值。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鋼鐵人醫生 行走的癱子許超彥製作
尊重智慧財產 歡迎分享
(分享內容後,請明顯註明作者、出處部落格名、並附上分享內容的本站網頁連結)

最近30天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