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引用自 YouVersion APP中文部落格網站)
| ||||||||||||||||||||||
(以下文章引用自 YouVersion APP中文部落格網站)
| ||||||||||||||||||||||
這次(路加福音 18:9-14)談到「自以為義」主題,值得好好了解公義(righteousness)以及因信稱義,當中要介紹上帝安排主耶穌給人類的救贖計畫,以及人如何領受上帝預備的救恩。
公義主要有三方面的含意:
1. 指上帝的完美。祂做的一切絕對公義,並且實現了自己的所有承諾;
2. 指上帝根據基督為所有人的罪犧牲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賜給相信耶穌的人的完美地位,祂算他們為義人;
3. 這使這些人得以進入與上帝的正確關係;
所以公義來自於上帝,而指信靠耶穌的人,能因此稱義,並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 *I
上面的第2點,被上帝算為義人,簡稱「稱義」(justification),意思是人信靠耶穌基督,因此從自己一切的罪中得到釋放。路加醫生繼完成路加福音之後,繼續考察撰寫了使徒行傳,他在使徒行傳裡,忠實地傳達這項真理,如:
你們靠遵行摩西律法不能被稱為義人,只有信靠耶穌才能被稱為義人。
福音書顯明主耶穌是道成肉身的上帝本尊*J,為人類的罪犧牲在十字架上,並且死而復活;這是出於上帝偉大的計畫,自此以後,上帝算人為義是憑這人信靠在福音書顯現的救恩耶穌基督。
耶穌犧牲自己性命為人贖罪 死而復活後證實是上帝的本尊 更彰顯上帝做為創造主與拯救主的聖潔 Photo credit: Jules and Jenny / CC |
您讀幸福聖經路加福音到這裡,對耶穌已經累積許多的認識,到底祂真實的身分是誰?對人類有多大的重要性呢?你一定有些假設很想得到證實。以下短短一段,讓我向您介紹:
主耶穌作為上帝獨一無二的獨生愛子,不同於上帝其他的兒女(上帝國的子民),祂是上帝本體的真像!祂是上帝的道(上帝的話語),在世界之初,上帝就藉著祂創造宇宙萬物*K;在祂道成肉身之後,上帝靠著祂為世人贖罪,祂是上帝榮耀的光輝;如今耶穌正坐在上帝的寶座右邊*L,時時刻刻為世人代求。*M
上帝使無罪的基督擔當我們的罪,使我們可以藉著基督成為被上帝接納的義人。
神學家根據上帝啟示的聖經,累積對上帝系統的認識,如今已經結論:沒有人能憑藉著自己的義行被上帝算為義人,因為人的罪性不離身,憑著自己的「良善」——在上帝眼中並不是真良善——人做出來的「善行」還是無法討上帝喜悅。
耶穌是完全的人,自己沒有犯罪卻還擔當我們所有人的罪,使人有機會成為義人,拯救了我們脫離罪的轄制,這引出一個「拯救、代替救贖」的概念。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上帝的榮耀, 但蒙上帝的恩典,靠著基督耶穌的救贖,世人被無條件地稱為義人。
救贖(redemption),這是來自奴隸市場的用語——人被販賣作為奴隸就失去自身的自由,隸屬於主人管轄。奴隸的自由是有機會被贖回的,需要透過支付贖金給奴隸的主人,才能使奴隸獲得釋放。
人犯罪被奴役、耶穌贖回人的自由 |
人能從罪的奴役中得到解脫,完全是因為耶穌基督在祂的死亡中支付了人類的贖金,才使我們人類能擺脫罪的奴役,得到自由。
以上了解了耶穌的救贖,那麼人如何能得到呢?
2021年我從系統神學課程學到這個概念*N,普通恩典與特殊恩典各別對應於普通啟示與特殊啟示而來,普通啟示與特殊啟示參見《系統神學》任以撒著作(當中緒論第二章啟示),為上帝一切的啟示做了清楚的闡述。
普通恩典又名普世恩典,顧名思義是人人有份的恩典,如受創造、享受一生有上帝一切的供應,從最基本的陽光、空氣、水、自由意志、到一切美好的機遇。
特殊恩典則專指上帝揀選某些人的拯救之恩,雖然上帝提供這救恩給所有人,卻不是人人都領受,只有部分人會領受,這乃是上帝的揀選與人的自由意志共同貢獻的成果。
無論是上帝的普通恩典還是特殊恩典,都彰顯上帝對所有人的愛。即使特殊恩典只有一部分的人領受,乃是上帝給蒙揀選的人恩上加恩的展現。
恩上加恩,普通恩典與特殊恩典 |
這些蒙揀選的人,憑自己的自由意志信祂的兒子耶穌基督,領受祂提供給所有人的救恩;然而不蒙揀選的人,也憑著自己的自由意志決定不領受耶穌的救恩。
如果信的人因為領受的特殊恩典輕視不信的人,就偏離上帝恩典的本意,那也是為什麼上帝不喜悅人自以為義、藐視別人。
有了以上這些概念,對比這次耶穌的比喻,其中法利賽人企圖靠自己的善行稱義(被耶穌稱為自以為義),就更明白為什麼上帝是算稅吏為義——不是因為他表現好,而是因為他信靠上帝的憐憫,因信稱義的緣故。
#
「耶穌對那些自以為義、藐視別人的人講了一個比喻:」
「自以為義」一詞的英文是 self-righteousness,它的意思是非常自信自己的公義,覺得自己表現得很好,肯定會贏得上帝的稱許。這樣的心態在還不認識上帝的人身上表現出來,就類似「自以為是」。
上帝很早就教導人遠離自以為義,舊約聖經有個有名的記載,在西元前1400年以色列人要進入迦南地之前,上帝就先教導他們:不要自以為以色列人「公義」,所以上帝要他們滅絕迦南住民;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迦南住民已經到了惡貫滿盈的緣故*A。簡單的說,不是因為以色列人太棒了,而是因為迦南人實在沒得救了!說起來以色列人可能是50步,也沒有好到可以尾巴翹起來,笑別人百步。
人與人的「比較」容易劃錯重點 |
自以為義常在人心中發動,舊約就提醒:即使「曾經」對上帝謙卑順從,也不能以此作為自己的護身符;自以為義,就容易心裡自滿、驕傲犯罪,美好就成為曇花一現。上帝不僅知道人一時外在公開的表現,祂更看重人「私底下」「長期」的人品與「結局」*B ;就算一度被上帝肯定為義人,也要謹慎謙卑、堅持到底。
耶穌的這個比喻,就與上述這些教導有關聯,接著就來看比喻的細節。
「有兩個人到聖殿裡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
耶穌時代的耶路撒冷有敬拜上帝的聖殿,早晚祭司獻祭都有表定的禱告時段,而猶太民眾平時也會走進聖殿做個人的禱告。
你還記得當年的稅吏嗎?他們因為替羅馬人工作,向猶太同胞收稅,給猶太同胞胳臂向外彎的壞印象;再加上的確有些壞份子,趁著職務方便敲詐同胞,多收錢放入自己的口袋裡,因此在同胞裡稅吏就頂了臭名,以色列人常常憑著刻板印象就討厭他們。
法利賽人則是自詡保存猶太文化傳統,演繹舊約律法,制定猶太禮儀規章;雖然他們嚴守各式各樣的規章,畢竟也是人,當然會犯錯,然而不少人頂著法利賽人的光環,就自認是義人,比起不懂舊約律法的一般老百姓優越。
這次耶穌比喻裡的主角,就是社會印象對比強烈、一個頂著光環、一個頂著臭名的法利賽人和稅吏;耶穌描述他們都走進聖殿禱告,就從他們各自禱告的內容,耶穌透露值得人深思的教導。
11 法利賽人站在那裡自言自語地禱告說,『上帝啊!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別人那樣勒索、不義、通姦,也不像這稅吏。12 我每週禁食兩次,奉獻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
這法利賽人禱告中,大部分跟上帝數算自己的好表現。
他先數算到自己一週禁食兩次;禁食指的是不吃不喝,或是不吃固體食物,甚至只喝水。
雖然西元前1400年摩西頒布上帝的律法(舊約律法),除了一年一度的贖罪日以外,並沒有特別規定要規律地禁食;但隨著時代推移,以色列人在西元前586年亡國後,開始這以外一年四次的禁食;直到耶穌當時西元30年,法利賽人甚至固定每週一、四禁食*C。
這位法利賽人很可能就是這麼嚴謹克己地禁食,與當時的猶太傳統習俗一致,按次數已經遠遠超過舊約律法的規定。然而人樹立比起上帝規定更難達成的目標,常常是為了突顯自己;這樣的作法,行為看來好像很不錯,但是上帝看透人的內心,這麽做已經偏離上帝的本意。
接著他數算自己奉獻所有收入的十分之一。舊約規定猶太人十一奉獻農地主要收成的穀物和果實、葡萄酒、橄欖油以及畜牧牲畜*D;然而當時的法利賽人已經把這些延伸到包括家庭花園收成的各樣的香料植物,耶穌曾挑戰法利賽人按著人的意思解讀,過度解釋舊約律法到枝微末節,也已經偏離上帝的本意*E。
這位法利賽人看來是滿嚴謹地過生活,甚至超過上帝舊約的要求,可惜他這麼做的結論,是直覺的認定自己在上帝面前,一定很不錯!跟他比起來,稅吏可就差多了!
即使他不真的認識對方,他也認為別人會犯嚴重的罪行,好比身旁這位同來向上帝禱告的稅吏。
而「上帝啊,我感謝你!」似乎成為他禱告習慣性的發語詞,從他的禱告中,實際上聽不出來他感謝上帝的內容。
耶穌比喻裡法利賽人與稅吏的禱告 對比生動鮮明 License: No known copyright restrictions |
再來聽聽稅吏的禱告。
「但那稅吏卻遠遠地站著,連頭也不敢抬起來,捶著胸說,『上帝啊,求你憐憫我這個罪人!』
捶著胸,猶太傳統文化裡表達憂傷懊悔的動作。*F
憐憫我這個罪人,稅吏表達真誠地懊悔認罪,就像舊約聖經裡詩人們的禱告,祈求上帝赦免自己的罪。*G
稅吏來到上帝面前,不是為自己的善行討獎勵,而是察覺自己愧對上帝,所以遠遠地站著、頭也不敢抬起來;他禱告認罪,祈求憐憫的上帝赦免他的罪,仍舊接納他。
從稅吏的禱告,雖然還不知道他到底做錯了什麼?但他面對上帝時充滿敬畏,甚至不敢舉目望天,他一點也沒有做對事的自信,反而充滿自責,認定自己是個罪人,請求上帝的原諒。
耶穌比喻裡的這兩個人,你以為誰會得到上帝的肯定呢?
看來看去法利賽人比較像當代社會裡高舉的勝利組,可是⋯⋯
「我告訴你們,二人回家後,被上帝算為義的是稅吏而不是法利賽人,因為自高的人必遭貶抑,謙卑的人必得尊榮。」
讓你意外嗎?在上帝的眼中,竟然是稅吏得到肯定!
怪怪,到底上帝怎麼看的呢?難道法利賽人嚴謹過活有錯?又或者上帝恩典大到讓稅吏可以隨便犯罪,也沒關係嗎?
並不是這樣。不依據他們行為表現得如何,關鍵是在他們「看自己表現的態度」:
法利賽人做事認真嚴謹並沒有錯,錯是錯在「自高」,抬高自己,對自己的表現覺得很滿意,在他眼中,自己已經很足夠,不太需要上帝的幫助。
而過度滿意自己的能力與表現,也使得他看輕別人,他禱告說「(我)也不像這稅吏」,他心中已經與稅吏產生隔閡,高高在上的姿態,無法走入別人的生命,也不認為自己需要別人。
反觀,稅吏做錯事了,他卻很清楚自己在上帝面前的樣子,沒有自我感覺良好,也沒有逃避現實,假裝不干他的事,他認錯、承認自己不足,表明自己需要原諒,他希望改變。上帝對他而言,真的是聖潔、慈愛又有能力的上帝!
稅吏「謙卑」地尋求上帝的幫助,跟自以為義恰恰相反,他降卑自己、看自己不足,急需要上帝走近他、幫助他;他沒有看錯,這心態符合真理與事實,反而叫他得到尊榮!
「自高的人必遭貶抑,謙卑的人必得尊榮」,路加醫生再一次提及上帝的逆轉法則*H,上帝因為恨惡罪,貶抑人自高、對祂驕傲,祂也因為人的謙卑符合他的心意,尊榮他們。而且回顧起逆轉法則,會發現對於生活窘迫、窮困、與生病的人,耶穌總是特別憐憫照顧他們。
法利賽人與稅吏因為心態結局逆轉 Image by CCXpistiavos from Pixabay |
回到開頭:媒體吹捧的強者真值得你追求仿效嗎?你現在可能有更清楚的答案了。
法利賽人與稅吏禱告的比喻,描繪受人尊敬的法利賽人站在聖殿裡禱告,大言不慚地強調自己優秀的行為;而受人鄙視的稅吏,則遠遠地站著,覺得自己配不上上帝的恩典,他懊悔地認罪,完全仰賴上帝的赦免。
耶穌用比喻鮮明的對比強調,上帝的公義是給對上帝謙卑,單單仰賴上帝慈愛憐憫的人。
做得好的,尾巴別翹起來——在上帝眼中,人總不夠聖潔,實在需要對上帝謙卑。能力好又謙卑的人,會叫人敬佩、叫上帝歡喜。
做得不好的,不用鄙視自己;如果有對上帝謙卑的心,即使是犯了大罪,上帝會叫謙卑的人逆轉人生。
記得「自高的人必遭貶抑,謙卑的人必得尊榮」。
#
從懷疑到相信課程 全球華人正夯 英文名 (From Doubting to Believing, D2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