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醫療新科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醫療新科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肉毒桿菌素注射半年內的「效果與副作用AD高血壓的處理」:個人經驗報告

近年來健保給付肉毒桿菌注射手術,成為脊髓損傷朋友膀胱容量縮小時的好消息,有時候口服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時,泌尿科醫師還能透過這個手術改善脊髓損傷朋友的生活品質。

到底效果如何?還記得201511月我寫了一篇文章說明第一次注射肉毒桿菌第一個月的效果,時間過了1年多了,我想再寫2篇文章說明肉毒桿菌注射後半年的效果,還有它可能引發的副作用和併發症,好讓脊髓損傷朋友做手術前能了解可能得到的效果,並評估自己可能要付出的代價。

肉毒桿菌素注射後半年的效果

鋼鐵人醫生個人經驗圖示 肉毒桿菌素注射術後半年
膀胱未感染時的最大容積變化

首先用這張圖給你個初步了解,看得出來術後膀胱未感染時的最大容積變化:
  • 術前膀胱容量約在:100-150cc 
  • 在手術注射200IU的肉毒桿菌素後,膀胱容量(定時導尿測得的殘尿量)馬上提升到 450-600cc,維持大約1個月。在手術後一個月內,前3次反覆感染時,前兆都是:膀胱容量從200-400cc 變小到100-150cc 
  • 手術後1.52.5個月,可以不用抗生素治療,膀胱容量多數是 150-250cc,很少數(34次而已)可以到 400-550 cc 
  • 手術後3個月,恢復到手術前容量:多數是100-150cc,偶爾200-300cc,很少見到400cc(一個月1-2次)。感染時同樣減少到:50-80cc
所以我的這次嘗試,注射後第一個月效果最好,之後2-3月容量逐漸減小,可惜維持效果並不理想,超過3個月後就恢復到原來的膀胱容量,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可以維持到半年。

肉毒桿菌素注射的確增加膀胱容量、減少尿布消耗,可惜維持的效果每個人不同,會有個別差異。

肉毒桿菌注射後可能的副作用:自律神經反射失調的高血壓

如果喝水多,造成膀胱儲存 500-600cc 的尿量,就會誘發高血壓頭痛、打嗝(血壓>160/100 mmHg),這是自律神經反射失調(autonomous dysreflexiaAD) 的症狀。

處理方法是發現後盡快導尿,症狀就會緩解。順帶一提,解完尿後,可能會因為血壓突然下降,會有短暫頭昏眼花的情形。


AD是脊髓損傷受傷部位在胸髓損傷第六節以上,有50-85%的人可能會發生的脊髓損傷併發症。所以受傷部位屬於這個位置的脊髓損傷朋友,做肉毒桿菌注射就要有心理預備,預防術後AD的發生。
避免誘發AD與高血壓的頭痛的方法:

- 泌尿科醫師會希望病患在膀胱量300cc左右就導尿,所以需要重新調整平時固定導尿的時間;而且如果一時喝水量多,還要記得提前導尿。道理是如此,但因為擴大的膀胱量並不固定,所以執行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度。

- 為了安全,避免血壓太高,或者你也可以像我一樣,買個手腕型血壓計頭脹脹的時候,就可以測量血壓,發現血壓高過平時的血壓,就記得該導尿了

我使用的是這款 omron 手腕式血壓計 HEM-6121 提供你參考,我覺得它體積不大,方便攜帶,目前最便宜價格 1,680$ 還不錯。 

omron 手腕式血壓計 HEM-6121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2點,一是肉毒桿菌素注射後半年的效果,帶來的好處是膀胱容量變大,減少尿片使用,但是效果因人而異。

還有請注意自己受傷的部位是不是會誘發AD的高風險族群,AD高血壓的確很不舒服,也是個危險的狀態,如果配合經濟實惠的血壓計,或許還可以運用AD,預測自己當下膀胱的漲尿到什麼程度了。

好了,今天天氣變涼,即將要下雨沒下雨,我神經痛不舒服,只能先談到這裡,下一次要繼續談肉毒桿菌注射後的併發症:反反覆覆的泌尿道感染!


延伸閱讀任意門

您今日閱讀的這篇文章《脊損小學堂》系列的其中一篇,想有系統地認識脊髓損傷後的生活,請到 脊損小學堂【課程表】 免費修課吧



👍支持我 

  • 歡迎分享您喜歡的文章到 Facebook,左下角臉書符號可以很方便就分享出去喔! 
  •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 😃,請按一下文章附近的廣告頁,按一次廣告商可以捐給我 0.5~3 台幣  
  • 此外,如果您看到色情廣告,請像我一樣狠狠地【拒絕它】,按下廣告角落的 ❎!每拒絕一次,都為自己的幸福人生加分喔!



鋼鐵人醫生簡介   

許超彥醫師 Joshua Xu, Chao-yan Xu, Chao-yen Hsu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脊髓損傷基金會首任執行長。2009年發生滑雪意外,成為下半身癱瘓的脊髓損傷患者,透過撰寫《行走的癱子》部落格,紀錄生命的痛苦與基督信仰帶來的成長歷程。現在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兼任精神科醫師脊髓損傷基金會執行董事,並透過生命教育的演說,鼓舞人走過生命幽谷,看見自己的真價值。


創用 CC 授權條款
鋼鐵人醫生 行走的癱子由許超彥製作
尊重智慧財產 歡迎分享
(分享內容後,請明顯註明作者、出處部落格名、並附上分享內容的本站網頁連結)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外骨骼機器人2016發展趨勢,簡介個別機械腿特色:ReWalk 6.0, Indego, Phoenix, REX

最近一年,外骨骼機器人(我簡稱機械腿)協助癱瘓人行走的報導越來越多,除了之前的文章介紹國內外研發的機器人,帶你看看現在機械腿最新的進展:
  • 主要朝向兩個使用場域拓展:一是醫學臨床復健,一是個人使用,而且愈來愈多訴求後者。
  • 輕量化,最輕到12公斤左右。
  • 模組化,方便攜帶、組裝、個人自行穿戴。
  • 利用手機APP,調整控制機械腿參數。
  • 也出現完全不用雙手拐杖輔助的可能。
  • 價格太高,開始有機械腿希望訴求更低的成本。
  • 逐漸開啟的復健機械腿商品市場
    • 在美國有2台機械腿通過FDA認證:ReWalk, Indego
    • 在歐洲有3台機械腿通過CE認證:ReWalk, Cyberdyne, ekso 
    • 通過日本認證:Cyberdyne, ReWalk 
Photo credit: peyri via Foter.com / CC BY-ND

這次會逐一簡單報告各大機械腿,主要的特色與進展,包含:
ReWalk 6.0, Indego, Phoenix, REX 
快來看看吧!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強力推薦參觀 台灣健康照護輔具大展(ATCare Taiwan) 2016/3/25-27

因為申請輔具,才看到這場展覽海報,上了官網,覺得這個超級展覽,跟身心障礙朋友和家人息息相關,一定要報給你知道!



下周(03/25-27)在花博爭豔館隆重舉辦「台灣健康照護輔具大展(ATCare Taiwan)」,這是匯集了全台灣輔具服務端、官方、學術、產業界的能量才形成的台灣輔具專門展。


※參觀者預先登錄:http://www.atcare.com.tw/visitorReg.asp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穿著機械腿走路,將來可以不用拐杖啦!

Boston Dynamics設計出來的尖端機器人Atlas可以在山林裡面穿越!

最近吸引我的新聞,不是颱風要來了,而是最新的機器人科技,先看看這個吸睛的新聞影片。

Atlas 新聞稿影片


哇,看到機器人Atlas能夠在山林裡面穿梭,忍不住期待,如果這個平衡技術如果與工研院機械腿(行動輔具機器人)結合,那會是多麼美好的友善科技啊!

Atlas的科技新報報導

你也許好奇,這個機器人是怎麼樣辦到的?

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治療脊髓損傷神經痛的新妙方 (對抗神經痛 第三擊)

你有頭痛過嗎? 我有!
Photo credit: tom*quah / Foter / CC BY-NC-ND
治療脊髓損傷神經痛的新妙方(對抗神經痛 第三擊)

你有頭痛過嗎?那影響你多少呢?那麼如果有長期的疼痛糾纏你,揣摩看看,又會是怎麼樣的慘烈呢?

脊髓損傷的後遺症,揮之不去的神經痛(我稱為狂派的變形金剛,早在受傷第一年,就是我標定的頭號敵人),確實影響生活品質,不下於行動不方便,成為傷友活下去的大障礙。前一陣子,天氣忽冷忽熱,我自己飽受神經痛摧殘,也常常會在Facebook上,看到許多脊髓損傷朋友哭訴神經痛的折磨。

去年有機會到歐洲拜訪脊髓損傷的專門醫院,當然把握機會,好好請教專家,對抗脊髓損傷後的神經痛的折磨,可以怎麼辦?


Photo credit: Bob Jagendorf / Foter / CC BY-NC
就像變形金剛4找到「變形恐龍」,雖然故事有點扯,但是對抗敵人,有幫手勝過沒有幫手,我就要再介紹幾種可以嘗試的方法,是這兩年多來的發掘。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二代機械腿 走出新希望 鋼鐵人醫生使用心得分享

工研院第二代機械腿 讓兩位站起來走!

二代機械腿 走出新希望 鋼鐵人醫生使用心得分享
2014年7月28日是第二代機械腿發表的日子,也是帶給下半身癱瘓朋友新希望的日子。
由工研院與桃園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的聯合記者會
將這份大禮物送給癱瘓朋友 
左一:工研院機械所張所鋐所長,左二:桃園社會局指導長官,
中:桃園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林進興董事長,
右二:衛福部桃園醫院復健科李偉強主任,右一:日本台灣天目時科川久保勇次部長
到底穿起來是什麼樣子?怎麼穿呢?需要別人幫忙嗎?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噹噹噹噹!二代機械腿正式亮相,更多下半身癱瘓的朋友有福了!



機械腿二代今天正式亮相!世界第一套能夠讓身障朋友自行穿脫的機械腿!

很高興過去二年多,能夠參與工研院機械腿的研發計劃,這二代機械腿的誕生,真是太棒啦!

我使用心得是:更輕、更薄、更堅固、更實用!



華視新聞雜誌 深入報導 請看下文⋯⋯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機械腿」:工研院的一小步,身障人的一大步! (工研院身障行動輔助機器人)


工研院身障行動輔助機器人

「機械腿」:工研院的一小步,身障人的一大步!
2013/8 

「機械腿」是工研院今年重要的研究計畫,官方名稱是「身障行動輔助機器人」,國外相當的輔具統稱「外骨骼」exoskeleton,但是這套卻是台灣的第一套自有設計,值得喝彩!能在這兩年中有初步的成果發表,真要給工研院優秀的機器人工程師們拍拍手!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脊髓損傷後神經痛的疼痛控制與藥物治療 (對抗神經痛 第二擊)

2017/09 更新自己的最新用藥(最下方)

還記得2009年10月寫下的「神經痛,狂派的變形金剛」,轉眼3年過去,博派的變形金剛升級,讓狂派攻城掠地的計劃化為烏有。這也是我對控制神經痛疼痛的期待。 
雖然還沒有「治好」這個後遺症,我也更深地體會如何與神經痛共處,將這些信念、知識與心得,跟大家分享。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機器外骨骼行走裝備 協助脊髓損傷病人行走成為可能 PART II. ReWalk

ReWalk
機器外骨骼行走裝備 協助脊髓損傷病人行走成為可能 PART II. ReWalk

上篇文章介紹了美國(eLegs)與日本(HAL-5)兩個行走裝置後,差點漏了這家以色列的公司Argo Medical Technologies的努力,早在三年前2008.8.就發表了ReWalk裝置,專門設計給下半身癱瘓的人使用。雖然是我補介紹,但是ReWalk絲毫不遜色!

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加國大學研究發現電療(功能性電刺激 FES)有助於不完全脊髓損傷患者的復健

MOTOmed viva2 FESC
加國大學研究發現電療(功能性電刺激 FES)有助於不完全脊髓損傷患者的復健

最近發表的研究顯示,這種新的電刺激治療方法(
功能性電刺激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使用微小的電脈衝來喚醒麻痺的肌肉,不完全脊髓損傷患者的殘疾情形明顯減少,抓握的能力明顯提昇,比標準治療的效果還好。


以下文章轉載自 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科技組 科技新知
加國大學研究發現電療有助於不完全脊髓損傷患者的復健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機器外骨骼行走裝備 協助脊髓損傷病人行走成為可能 Part I. eLegs HAL-5



機器外骨骼行走裝備 協助脊髓損傷病人行走成為可能 Part I. eLegs HAL-5

希望再起來行走,常常是暫時失去行走能力的人所企盼的,近幾年機器人技術愈來愈純熟,把這樣的夢想變成可能,讓我們看看今年的相關的發展⋯⋯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榮總神經再生術協助慢性脊髓損傷病人恢復功能

中國時報
榮總神經再生術協助慢性脊髓損傷病人恢復功能

2011/5/26 
記得上個月有一篇重要的新聞關於[榮總神經再生術],特地做成剪報,將這個重要的消息分享出來。剪報來源:2011/4/7 中國時報 A5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到中時電子報蒐集資料喔。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Lokomat系列2 個人使用經驗



Lokomat系列2 個人使用經驗

2011/4 
能夠使用新的治療設備,真是一件被祝福的事!




還記得2010年5月很幸運地成為第一位受邀測試者,第一次嘗試來自瑞士的Lokomat 全自動步態行走訓練系統,心裡很興奮,受傷以來經過一年多沒有起來行走,當我看到下面的video,再看見自己起來行走的樣子,真是滿感動的 :)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Lokomat系列1 全自動機器人步態行走復健系統




Lokomat 全自動機器人步態行走復健系統
2011/4/16 

2011年2月開始,台北醫學大學復健科正式啓用瑞士Lokomat 全自動機器人步態行走復健系統,這套系統可以協助走路不方便的病人,在比較省力、有效率的情況下練習行走。

最近30天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