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0日 星期四

(路加福音 20:41-47)「你會如何回報敵人呢?」《鋼鐵人醫生的幸福聖經》

你遇過敵人嗎? 

運動賽事中相匹敵的競爭對手,會激發人的潛能,也讓一場比賽精彩刺激;龍爭虎鬥下來,參賽選手不打不相識,賽後甚至能彼此惺惺相惜成為朋友;有機會認識這種競爭對手做朋友是滿不錯的。


然而有些對手可是不懷好意,動機不是為了對方好,而是對你欲除之而後快,這標註為敵人應該不為過。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來者不善、居心叵測的敵人,也許透過溝通都無效,非要經歷好幾番奮鬥……如果你終於戰勝他們的攻擊,在那千載難逢的機會下,你會如何回報敵人呢?

勝利者面對戰敗的敵人,怎麼做好呢?·1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路加福音20:27-40)進一步閱讀:信心躍升的關鍵步驟,靠耶穌提升!

這篇短文將要簡介現代人如何增加自己的信心,調和科學與基督信仰。 

眼見為憑的信心

華人知識分子多停留在眼見為憑的信心,然而人必須知道這樣信心的侷限:

  • 要能夠被人用看的、用聽的等感官來觀察, 觀察得到的,才能夠被證實存在;
  • 如果不是在跟這個人同一個時空,就無法被觀察到;
  • 如果不是這五官所能夠接收到的訊號,例如廣播的頻率太高或太低,聲波的頻率太高或太低,氣味的分子濃度太低等等,都是人無法接收到的;
  • 有些訊號需要透過儀器才能夠被轉換接收到,例如說電磁波傳送有收音機接收,轉換成聲波人才能夠聽到;
  • 有些物質的尺寸太小,透過放大鏡、電子顯微鏡等工具,人能夠進階的觀察到,從而證實所看見的東西;
  • 是不是如果沒有發展出合適的工具,就無法觀察到某些已經存在的東西呢?這答案肯定是的,譬如電子就是。

所以如果只接受眼見為憑的信心,那麼將只能侷限在同一個時空下,而且非要有適當的工具,能夠轉換成讓人能夠看見的訊號,人才能夠證實一些東西存在。 

觀察的工具決定人的感知與探索的範疇 ·1

然而我們的生活所需要的信心,遠遠不止於此。

(路加福音 20:27-40)「人死後是什麼世界?你是靠理論過生活的人嗎?」《鋼鐵人醫生的幸福聖經》

 2023年初世界已經有很大的變化,特別是COIVD-192019年底席捲全球迄今,幾乎所有已開發國家都經過封城的洗禮,許許多多家庭走過淚水與不安。 

雖然活了下來,但是人人心有餘悸,尤其是解封後想回到過去熟悉的商圈,然而知名的餐廳可能都熄燈,這場疫情不僅帶走生命,也吹涼了經濟。


這場疫情打破常規,未來變得更不可預測,這帶給你什麼衝擊呢?


人死後是什麼世界?你是否想一探究竟?


你是靠理論過生活的人嗎?不在理論預測內出現的一切,是不是叫你驚慌失措呢?

新冠之後什麼都變了 ·1 

2023年2月24日 星期五

2023年2月10日 星期五

耶穌如何深刻地愛上帝?

感謝聖靈在凌晨睡眠中斷的時候,感動我思想主耶穌是如何愛天父的:

耶穌怎麼對天父說我愛你? ·1 

  • 耶穌感謝上帝(路9:16)、讚美上帝(路10:21)——肯定的言語
  • 耶穌常常跟上帝禱告,聆聽上帝的話, 跟上帝談話(路5:16)——精心的時刻
  • 耶穌的食物是遵行上帝的旨意,完成祂的工作(約4:34)——付出的行動

以色列的先知和君王:按歷史順序認識聖經中以色列王國時代的先知和對應君王評比

先知們忠心地傳講上帝的話語
引導人心、扭轉歷史

包含聖經大小先知書和歷史書中的先知們、以及對應君王評比

這是我近幾年讀經時製作出來的表格,依據 NIV Study Bible, Zondervan 提供的時間為主,NIV Biblical Theology Bible, Zondervan 以及 NLT Study Bible, Tyndale 為輔製作。

君王評比根據歷史書的評價,是我個人評等,君王可以彼此對比,好有個簡單地概念。

願能幫助您讀經有個更清晰的概念,可以知道先知們說話時,相對應的歷史背景。

願我們都被上帝的話語與聖靈所激勵,感動先知們的靈,加倍地感動我們。

2023年2月9日 星期四

(路加福音 20:1-19)「面對敵人恫嚇迫害,除了自保,還能怎麼辦?」 《鋼鐵人醫生的幸福聖經》

分之第一部分

一倍速朗讀聆聽:7.7分鐘

敵人恫嚇、迫害與抹黑,在新聞國際版、台灣版、社會版天天上演……你自己遇到過嗎?


敵人把你當做仇敵,猛烈攻擊你,欲除之而後快,當自己是替天行道,伸張正義。碰到了這樣的麻煩,還真令人頭痛!


面對敵人恫嚇迫害,除了自保,還能怎麼辦?

敵人再惡劣國軍都守衛 ·1 

2023年2月1日 星期三

(路加福音 19:45-48)「凡是包容多元就是對的選擇嗎?」《鋼鐵人醫生的幸福聖經》

2023/02 更新

一倍速朗讀聆聽:16.2分鐘

你遇過被人霸凌,卻沒有人為你、為正義發聲的經驗嗎?


身為受害人,人會氣怎麼沒人站住立場,為你伸張正義;然而哪天換作自己是個旁觀者,即使目睹不公義的事正在發生,在其他人沒作聲時,會不會自己原本想要出口的正義,也吞回肚子裡去,就當作沒看見呢?


你碰過這種叫人內心天人交戰的事嗎?到底是該堅持正義還是妥協包庇呢?尤其這個社會主流就倡導包容多元,是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了?而且說服自己要「更包容」才夠進步呢?


選擇包容好像簡單多了,比較不會惹麻煩上身。


凡是包容多元就是對的選擇嗎?

站住公義與慈愛的立場並不容易
例如幫受傷的夥伴平安地離開戰場 ·1

2023年1月26日 星期四

(路加福音 19:28-44)「薪情差覺得自己像個魯蛇,能怎麼辦? 」《鋼鐵人醫生的幸福聖經》

2023/01 更新

三分之第一部分

一倍速朗讀聆聽:17.1分鐘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台灣與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大學畢業生薪情差,月薪台幣28,000是多年來的標準,畢業生真是不敢奢求太多。


在診間裡,我的病患們也反應相關的焦慮,不論是大學生還是已經在社會工作多年的老手,在精神疾病與經濟不景氣內外夾攻下遍體鱗傷,幾乎失去對未來的盼望。


薪情差覺得自己像個魯蛇,能怎麼辦? 

感覺自己沒用,真不好受 ·1


2023年1月20日 星期五

(路加福音 19:11-27)「面對自己束手無策的惰性與侷限,該怎麼辦?」 《鋼鐵人醫生的幸福聖經》

2023/01/21 更新
一倍速朗讀聆聽:28分鐘

講一段我做自己主人的小故事:高中三年級,希望自己在大學升學考試考得好成績,讓自己不後悔,我督促自己花更多時間地毯式唸完書,只好犧牲睡眠熬夜唸書,為了維持清醒,對自己使出極端的手段,效法古人懸樑刺股,拿原子筆猛刺自己大腿;成績還不理想,就在日記中百般苛責自己……那一整年是段痛苦的記憶,自己折磨自己,真高興現在的我不再重蹈覆轍。


當時我只信「做自己的主人」,然而靠這招就能成功?就怎麼都行得通嗎?


雖然考進台灣大學,然而不出半年,我在大學一年級的生物學期中考,用同一招,結果書根本唸不完,考前一天整晚熬夜沒睡的結果,是腦袋變成漿糊,表現得一塌糊塗。


如今我知道事實不是這樣,人常有惰性,沒有惰性,也絕對有侷限;人生只靠自己,要能過得「真正好」,難如登天。


面對自己束手無策的惰性與侷限,該怎麼辦?

曬得好舒服呀,再睡一會兒好了 ·1

2023年1月16日 星期一

(路加福音 19:1-10)進一步閱讀:耶穌的「今天」、救恩與安息

一倍速朗讀聆聽:16分鐘

耶穌的「今天」提示

從耶穌對眾人說關於撒該的一句話,要來了解耶穌所說「今天」的含意。 
耶穌說:「今天救恩臨到這家了,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路加福音 19:9

路加福音多處記載耶穌說「今天」*1每當上帝救恩(拯救人的恩典)臨到(一個人或一群人)的時候,耶穌就常常提到「今天」;然而這個今天並不是單純指時間上的今天,耶穌是以「今天」作為「上帝的恩典臨到了」的提示。

耶穌說「今天救恩臨到這家了!」

今天與上帝的安息

聖經希伯來書是一封寫給猶太基督徒的書信,當中更清楚地表達這「今天」的意義和重要性:

上帝就另定了一個日子,稱之為「今日」。正如多年後,祂藉著大衛說: 你們今日若聽見祂的聲音, 不可心裡頑固。 

這樣說來,必定另有一個安息日為上帝的子民存留,使他們可以真正安歇。 因為人進入上帝的安息,就是歇了自己的工作,好像上帝歇了祂的工作一樣。」

希伯來書 4:7, 9-10 

由此可知,耶穌口中的「今天」(或今日)是上帝的救恩臨到,而且人們可以進入上帝預備的安息,歇了自己的工作;因此耶穌提到的「今天」跟「上帝預備給人的安息」密切相關。然而人們對安息這個切身的需要很陌生,需要上帝引導人才能夠明白。


回顧歷史,上帝在3,400年以前就開始預備讓人能夠進入祂的安息,首先祂以地理和節期的方式教導人明白安息的含意:

最近30天熱門文章